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因言獲罪:我看到了一個普通寫作者的身份焦慮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參差多態,才是幸福本源




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裡流傳一個“跨省抓捕的因言獲罪案”消息:


湖南株洲一位自媒體人“筆耕下的陽光”(筆名)因為發表對鄰省某個鄉鎮黨委書記的批評文章而被帶走。

我聯系了代理律師,得到反饋說,“筆耕下的陽光”確實是在8月11日左右被以涉嫌“尋釁滋事罪”被那個外省縣的公安局刑事拘留了,而他也確實是寫文批評了那位鄉鎮黨委書記。目前律師已在縣看守所與他會見過了。

寫幾篇文章批評鄉鎮黨委書記,就要《刑法》這種國家大法來伺候?法律何以至此?這類故事,處理鏈條每個環節上的人,都要經受人性、道德上的拷問,也都有載入史冊的價值。

在訪問過程中,我發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:那個最早傳出的信息中,包含了這個冠名“法治在線人員查詢系統”的截圖,以證明“筆耕下的陽光”是“新聞部記者”的身份。許多寫作者也不疑有它,紛紛轉發。

但是,這種截圖顯然有問題。



上面的馬賽克是我加的,原圖並沒有,有顯示真名和照片


首先,國內目前叫“法治在線”的是中央電視台“法治在線”欄目,這個欄目不可能獨立於央視之外自己建一個人員查詢系統。其次,根據截圖底部“京ICP備18057013號”,我到工信部ICP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核查,得到的結果是沒有這個備案號。

我沒有找到原始網站,但這個截圖上的“新聞部記者”的信息顯然是水得很。這家網站甚至不敢用“記者證號”而用“小記者證號”,而且給當事人空著,沒給號。

這個截圖上真正有效的信息是“會員證號JTAQ302”,換言之,他通過某種渠道成為某個未經備案網站的會員,但他很希望擁有一個“新聞記者”的身份。也許,這家網站真正吸引人之處,是與央視欄目“同名”。


因此,嚴格來說,根據當前的新聞注冊、審核機制,“筆耕下的陽光”是個“假記者”。

在這份截圖上,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寫作者的身份焦慮。

放在10年前,我對這類“假記者”很是反感,因為“假記者”往往舉止不端。比如,一些年份的山西省,更是肆無忌憚。

可是,如今,我卻對“筆耕下的陽光”多了一種理解之後的同情。

我略略看了他的過往文章,不少是為各地底層小老百姓呼吁的批評性稿件。

這是一個高風險的寫作領域。遠的,比如鴻茅藥酒事件裡的譚秦東。在只有5個粉絲的帳號發了一篇短文卻被跨省抓捕,出來後整個人就明顯不好了,到現在,8年了,這位醫生都還在困境中。近的,比如甘肅省的鄧建國。2023年12月,他發布視頻質疑孩子學校校服存在質量問題,被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。然後,他有了“污點”,工作丟了,妻子跑了。在失業和離婚的的雙重打擊之下,最重要的是自己為孩子說了真話卻被社會以極端方式否定(校服被證實確實存在質量問題),他得了抑郁症,今年9月1日才出院,其實就是前兩天。在網友們的呼吁聲中,9月2日,縣公安局撤銷了對他的行政處罰,道歉並賠償3237.08元。我看今天(9月8日)有記者去采訪鄧建國,他說,他接受了道歉,希望能找一份工作,和妻子復婚,“自己已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,也不關心官方如何處分該案相關人員。”如果他真的戰勝了抑郁,會不關心如何處分相關人員嗎?這件事,以鄧建國這650天承受的代價,真的是三千來塊賠償所能平復的嗎?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24 秒